——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汨罗发展成就简述
汨罗历史悠久,东周时属罗子国,后为楚吞并。公元前221年,秦置罗县,汉、三国、晋时仍置罗县。南北朝时梁置罗州,陈复罗县。唐武德八年(625)将罗县并入湘阴县。解放后,汨罗仍在湘阴建制内。1966年为加快汨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省、地委作出决定,并报国务院批准,将湘阴县东部五个区析置为汨罗县。1987年9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,汨罗撤县建市。
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汨罗市人民在历届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深入贯彻中央、省委省政府、365bet_365bet体育投注-平台|官网@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,努力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。在这70年里,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一、综合实力持续增强
(一)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66年的0.4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377.9亿元,增长944.8倍;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48元增加至2018年的59458元,增长170.9倍,初步实现由温饱型向总体小康型转变;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754万元,增加至2018年的20.2亿元,增长115.4倍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42.7:32.4:24.9调优为2018年的9.8:52.8:37.4,产业所占比重顺序由“一、二、三”转变为“二、三、一”,工业、商贸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农业,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分别在2014年、2015年、2017年进入湖南省“经济强县”行列,2018年汨罗获评“湖南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优秀县”殊荣。
(二)财政实力不断增强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汨罗先后设县财粮科、财政科、财政局。1985年,省对县财政直接包干,实行“定额上交、递增包干、超收全留、一定五年”的办法,至1989年,全市财政收入0.3亿元。1992年,汨罗对乡镇实行“核实收支范围,拨款收支挂钩,上解比例递增,补贴定额递减,分别总额包干,时间一定三年”的财政体制。1993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0.7亿元。进入新世纪,在兴工强市战略的驱动下,全市财政收入水平逐年提高,且收入质量逐步改善。2018年,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0.2亿元,其中税收占比达到88.3%。
二、三次产业协同发展
(一)农业经济稳定增长。新中国成立后,党和政府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。汨罗人民认真贯彻中央有关农业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,积极推进农村体制改革,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化,大力发展商品经济,大力兴办乡镇企业,彻底打破吃“大锅饭”的落后局面,农村经济有效激活,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9.0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40.4万吨,增长4.5倍。汨罗逐步成为湘北地区的农业大市,享有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,农业经济在市域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。近年来,汨罗分别获评“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(市)”“全国生猪调出大县”称号。党的十九大以来,汨罗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,镇村联动提效,扎实深化“空心房”整治,推进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攻坚,农村面貌大为改观,汨罗镇、长乐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,弼时镇、白水镇、新市镇、桃林寺镇、屈子祠镇被评为省级特色镇。白水镇西长村、神鼎山镇神鼎山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、生态文化村。
(二)工业经济持续走强。汨罗县建立后,按照“围绕农业办工业,办好工业促农业”的指导思想,先后办起了农机厂、氮肥厂、纺织厂、水泥厂等地方国营工业。1978年,境内各类工业企业达131家,实现工业总产值1.0亿元(含汨纺),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6.8%。进入80年代,汨罗的工业体系分为乡镇工业、园区工业、个体民营工业,分布于机械、化工、冶金、建材、食品、再生资源、有色金属等行业。1985年,全市共有乡办工业企业138家,村办工业企业289家,联营和个体私营工业企业2975家,乡镇工业产值1.3亿元。1986年,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。1988年,全市工业总产值6.2亿元,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7.9%。1998年以后,经过不断改革探索,汨罗工业逐渐改变“规模小、产品少、污染大、效益差”的局面,涌现了不少名优企业、名优产品和驰名商标,工业企业成为全市经济的“聚宝盆”。2000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深化“兴工强市”理念,顺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、发展循环经济大势,着手建设工业园区,引导再生资源企业入园经营,集群发展。经过近二十几年的发展,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调区扩区到30平方公里,先后跻身“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”“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”。目前,园区已聚集加工企业217家,实现了从回收、分拣、拆解到精深加工的链式发展,年工业产值500多亿元,年税收超过10亿元,已成为汨罗市域经济的核心引擎。此外,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也在近几年蓬勃推进,汨罗工业经济对接大长沙水到渠成。2018年,全市规模工企业183家,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26.9亿元,工业经济体量和贡献率在岳阳六县(市)中首屈一指。
(三)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人民政府积极发展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,同时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,私营商业得到恢复发展,贸易由衰转旺。1957年,以国营、供销合作商业为主体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,市场价格基本由国营商业掌握,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.2亿元,比1949年翻了两番多。1978年以来,汨罗商品贸易逐步取消统购包销体制,实行“多种流通渠道、多种经营方式、多种经济成分、减少中间环节”的新流通体制。1993年,汨罗市共有国营、集体商业机构、网点1061个,从业人员5145人;个体私营商业服务企业8065户,从业人员15457人。1994年,国营、集体商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,商贸流通呈现多元化、市场化态势。2000年,汨罗市全面取消粮食定购任务,国有粮食企业完全走向市场。2000-2004年,全市先后新建汨罗大市场、天恒量贩超市、心连心购物广场,改造升级了中心集贸市场,发展乡村两级农家店186家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,2003年,淘宝网成立,电子商务随即兴起。2011年,伴随微信智能终端的推出,全市涌现出大批微商代购,越来越多的市民热衷于网上购物,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网上销售,人们的衣、食、住、行与网络购物越来越紧密,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刺激消费,拉动经济的增长,2016年8月新一届市委、市政府执政以来,商贸流通领域活力进一步迸发,汨罗入选“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(市)”,成功引进友阿集团开发汨罗国际广场·高泉新城项目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组建市惠农服务公司、镇惠农服务中心、村惠农服务社。2018年,汨罗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.8亿元,消费市场日渐繁荣。
(四)金融保险业活力倍增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汨罗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主导,工、农、中、建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,九十年代中期通过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,逐渐规范金融秩序。近年来,邮政储蓄改为邮政储蓄银行,引入华融湘江银行、村镇银行、光大银行等新生银行机构,设置城市建设投资公司、交通建设投资公司、文化建设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,多渠道融资,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、工商企业发展提供贷款。行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储户,大多实行非现金结算。各银行机构都装配有柜员机,给存取款带来极大方便。1993年末,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.4亿元。从2002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萌芽到2011-2016年的高速发展时代,就连六七十岁的老人不出家门也能熟练地在手机上操作收款、转帐、存款等网银业务。党的十九大以来,汨罗积极响应中央号召,着力稳控债务风险,并以此为契机,整合平台公司,将原有7个平台公司整合为2个,实体化、市场化转型加快。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,2017年农商行挂牌开业,率先在岳阳实现“一县两行”目标。2018年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32.0亿元,较年初增长3.7%,其中个人存款147.7亿元,较年初增长7.4%。
三、基础设施日臻完善
交通设施大为改观。新中国成立后,人民政府重视发展交通事业。1956年,汨罗开始修建公路。1981年公路国道107线建成。改革开放以来,汨罗区位交通快速发展,由“道塞山河旧”变为“路通天地新”,形成公路(含107国道、京珠高速、京珠复线)、铁路(含京广铁路、京广高铁)、水路纵横交错、交织成网、四通八达的崭新格局。截至2018年,汨罗市内国道、省道、县道、乡道共1814条,共计里程3397.9公里,比1978年的235公里增长13.5倍;按全境1562平方公里面积计算,每平方公里公路为2.2公里;村组公路从零起步,处处贯通,共计里程2357.4公里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。1966年汨罗从湘阴析置出来以后,以高泉山为中心,逐步新建县城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跨过京广线往西,开始新建罗城开发区。九十年代中期,举全市之力,拓宽改造了汨新路,建成高标准的S308线。2004年前后,以兴工强市为依托,大力实施拓城提质战略,汨罗工业园划入城市规划区,城市建成区面积大增。在此期间,市委、市政府超前谋划,斥资兴建了汨罗江大道,改造了友谊河防洪工程,有效拉伸了城市骨架,提升了城市品质。2010年前后,通过立项争资,用三年时期建成了汨罗江大桥,改变了汨罗江两岸隔水相望的历史,为江北经济腾飞奠定了交通基础。之后,城区坚持改造老城和拓展新区并重,加快城市小广场、小游园、小公厕和背街小巷改造,拉通西延线,开发汨罗江风光带,建设西湖公园,并引进了港鑫、碧桂园、大汉等战略性房产项目入驻。本届市委、市政府履职以来,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质,以棚改为契机,以商圈建设为原点,堵疏结合,新老并重,有效提升了城市对外形象和承载能力。截至2018年,汨罗城镇化率达到56.9%。邮政通信稳步夯实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汨罗邮电事业大力发展。1950年,各乡镇均通电话。1999年,全市基本形成程控电话、无线寻呼、移动通信、数据通信、数字传输等现代通信网络。按1990年不变单价计算,邮政总收入74.0万元,到2017年邮政总收入6501.7万元,增长87.9倍。其中函件量完成35.0万件,订阅报刊累计完成2.5万份,快递业务量完成1066.7万件,固定宽带用户151946户,3G、4G用户509792户。
四、“开放兴市、招商富民”战略扎实推进
1978年以来,汨罗市提出“内商外商一齐招,内资外资一齐引”。1996年,全市累计完成内引外联项目88个,投资总规模18781万元。1997年,市委、市政府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,加快水、电、路、城等基础建设,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果。2003年,开展“招商引资年”活动,倡导“大力招商引进,推动五化进程,实现市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”。市委、市政府以再生资源产业为依托,吸引全国知名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入驻工业园。2012年开始,与长沙经开区合作,在汨罗建设全省首个跨市州的飞地工业园,着力打造汨罗对接大长沙,融入长株潭的桥头堡。在“开放兴市”战略的催生下,旅游业已成为汨罗的一大朝阳产业,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日益显现。2008年,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98.2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0.8亿元。2018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4个,其中4A级以上景区2个。星级饭店1家,休闲中心7处,农家乐10处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597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51.6%;入境游客1.2万人次,增长18.0%。旅游总收入53.2亿元,增长39.6%。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3.1亿元,增长39.7%;国际旅游收入124.8万美元,增长19.2%。如今,汨罗的任弼时纪念馆、屈子文化园以及以八景、玉池、神鼎山为代表的景区,加上西长村、武夷山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示范点,共同构筑了汨罗的红色、蓝色和绿色交织的多彩旅游胜境。
五、社会事业不断进步
(一)“教育兴市”战略稳健实施。1978年,汨罗286所小学达到“一无六有三配套”标准、147所中小学达到花园式学校标准,市委、市政府提出“教育两条腿走路”的方针,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。全市教育系统励精图治,艰苦耕耘,幼教、小学、初中和高中教育取得不斐成绩。九十年代初,汨罗的高中教育质量一度在全省县级单位中居于前列,曾经创造了“两年三榜首,一届五清华”的骄人成绩。1996年,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临汨罗考察素质教育时指出“汨罗经验要逐步在全国推广”。从重视幼儿教育,推进家庭、社会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,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。2016年以来,新一届市委、市政府实施“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”,致力为教育减负强基,努力化解教育历史债务,强化师资队伍建设,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2017年,市委、市政府着手调整学校布局,优化资源配置,化解大班额现象,新建了“正则九年一贯制学校”,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。2018年,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(幼儿园)289所。其中幼儿园109所,在园幼儿23373人;小学130所,初级中学23所,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,在校小学生40478人,在校初中学生18251人;职业中学4所,在校学生10100人;普通高中6所,在校学生8995人;特殊教育学校1所,在校学生244人;工读学校1所,工读生228人。
(二)卫生和体育事业稳步推进。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,汨罗市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,惠及广大农民群众,构建了有效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。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,先后建成新的人民医院、精神病医院,并稳步实施中医院搬迁计划,乡镇卫生院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。体育事业同步发展,全民运动成为热潮,健康理念深入人心,城市乡村充满活力。汨罗籍运动员周倩在雅加达亚运会女子摔跤76公斤级比赛中夺冠,为汨罗赢得首枚亚运会金牌。
六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
新中国成立以后,汨罗人口每增长5万的年限段是:第1个5万为8年(1950-1958年);第2个5万为10年(1958-1968年);第3个5万为5年(1968-1973年);第4个5万为8年(1973-1981年);第5个5万为8年(1981-1989年)。1981年,全国人口生育进入第三个高峰期。为了实行优生优育,防止人口过快增长,八十年代初全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,人口生育开始进入下降期,汨罗的人口增长态势也有体现。
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,城乡居民消费观念、消费方式、消费渠道、消费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,吃讲营养、穿讲漂亮、住讲宽敞、用讲高档,成为全市的新时尚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。2006年,农调队百户农民调查显示:汨罗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435.5元,比1994年增加568.9元;其中农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956.2元,比1994年增加575.5元;恩格尔系数由1994年的63.9%降至44.0%,下降近20.0个百分点。2018年,汨罗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21元。城镇居民饮食消费档次提升。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,居民消费计划色彩浓厚,吃粮凭粮票、吃肉凭肉票,豆腐、百叶凭豆制品票,白糖等凭副食品票。1992年,取消定量粮油平价供应,各种粮油票证停止流通,市场繁荣,物资丰富,餐饮业兴旺,白天晚上均有食品供应。2006年,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2265.6元,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9.0%;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2723.9元,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5.8%;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779.4元;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06元。
居民收入逐年增长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由于生产关系的逐步改善,生产活力空前释放,全市居民收入逐年增加。1980年,汨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3.1元,1990年增至784.3元,10年增长8.4倍;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77.6元,比1990年增加1693.3元,10年增长2.2倍。1995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元,2005年为7200元,10年增加4490元。2008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15元;2018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08元,10年增加18293元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年稳步增长,幸福感、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居民文化。为了丰富居民文化生活,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,1997年制定了《汨罗市城市绿化规划》,规划2020年城市绿地面积445.2公顷,人均14.8平方米,其中绿地面积352公顷,人均11.7平方米。2006-2017年,全市持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,致力打造“两带”(汨罗江两岸布置绿化带、沿江形成风光带)、“四轴”(友谊河绿化风光轴、建设路、汨新路、沿江大道绿化景观轴)、“五园”(窑洲生态公园、屈子公园、新市公园、红花公园、营田区橘颂公园)、“六场”(窑洲广场、求索广场、红花广场、新市文化广场、楚风广场、营田广场)。2000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致力打响屈子龙舟文化品牌,2004-2019年,连续16年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;2009年以来,中央首长李长春、李源潮分别视察屈子文化园,并作出重要指示。湖南省委、省政府将其列入省“十二五”规划重大文化项目和标志性重大文化工程。以此为契机,汨罗市提出将屈子文化园打造成“全球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”,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,2017年5月屈子文化园正式开园,目前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2017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果断提出“三城同创”,用三至五年时间,力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全国县级文明城市,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、加强公共管理,全面改善城市卫生环境,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程度。2018年,汨罗成功入围新一届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行列。
七、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汨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、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,侨务、台务、宗教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,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,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,村民民主普选全面推行,法律监督、舆论监督、社会监督力度加大,公正司法、依法治市工作向纵深推进。 “七五”普法任务圆满完成,群众信访和民事调解、文明执法和司法调解工作卓有成效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,2015年顺利完成了撤乡并镇和合村工作,全市乡镇场由31个归并为15个镇,村(社区)由377个精减为185个,精简了队伍,提升了效率。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,近年来更是借扫黑除恶东风,侦破各类刑事案件,铲除黑恶势力,净化社会风气,强化了基层政权,有力确保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。
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是汨罗人民艰苦创业的70年,也是汨罗人民不懈奋斗的70年。当前,全市人民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大力实施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”战略,认真践行“一三五”基本思路,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、防风险,向着更高品质生态文化活力汨罗坚实迈进。